孩子叛逆是心理成长的必经阶段,应该以平常心对待,也应该积极应对,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,否则就会造成与孩子的矛盾,如果过分压抑孩子,会影响孩子的创造性,而过度纵容,甚至会造成很多危险。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,什么是不能做的,伴随孩子安然度过探索与挑战阶段。从对物品的探索到对父母态度的探索,探索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因,探索也造成了很多损失和矛盾。 引导孩子的原则是让孩子顺利、尽快完成阶段能力构建,充分获得阶段能力,并为开启下一阶段打下基础。
如果夫妻间感情不融洽,关系紧张,势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。因为,在恶劣的家庭气氛中生活,孩子纯真活泼的天性会受到压制,饮食、睡眠、学习、游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,身心受到摧残。 不可将坏习惯看成是小事,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深远。父母懒散、贪睡、不讲卫生,孩子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学到身上。有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现象:班级里那些个人卫生差的学生,其家庭卫生往往也较差。可以说,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家庭。
到了青春期,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加强,处处要体现“自我”的存在,于是他们会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。处于“逆反期”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“反控制”、“对抗”心理。而这种情形,最容易引起老师、父母的恼火。而老师、父母越是恼火,对于孩子越发训斥,就会使孩子更加反感,直接影响到与父母、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,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,导致人格和行为的不健康。
高中生都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,他们渴望关注和认可,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,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。很多学生在班里变现的非常普通,很多老师甚至记不住学生的名字,他们的内心得不到认可,所以也就出现了高中生厌学的状况。这一点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,用发现的眼光去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,及时并且得当的加以表扬,特别是在学习上的进步,更是要多加表扬和鼓励。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没有被抛弃的。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、自主学习是终极目标。